光學技術應用
- 光柵技術:在LED晶膜屏上加裝平行柵格,將屏幕縱向分割為柵條,交錯顯示左眼和右眼畫面,如奇數條顯示左眼畫面,偶數條顯示右眼畫面。同時在屏幕和觀眾之間設置視差障礙,遮擋兩眼視線交點以外部分的視線,使左、右眼看到不同圖像,實現立體效果。
- 透鏡技術:使每個像素由兩個或多個子像素組成,子像素間的透鏡分離圖像,讓觀眾的左眼和右眼分別看到不同圖像,從而產生裸眼3D效果。
屏幕硬件要求
- 高分辨率:為保證每個眼睛看到的圖像有足夠細節,需使用高分辨率的LED晶膜屏,使3D畫面更清晰、逼真。
- 高刷新率:一般要求刷新率達到3840赫茲或以上,減少畫面閃爍和拖影,讓左右眼交替觀看畫面時更流暢,避免眼睛疲勞。
視頻內容制作
- 視差圖像處理:生成包含左眼和右眼所需不同視角的視差圖像,計算圖像深度信息,確定每個像素在不同視角下的顯示內容。
- 符合透視原理:利用參照物的距離、大小、陰影、透視關系等構建3D效果,讓動畫部分“突破”平面,覆蓋其他元素,形成3D錯覺。
特殊屏幕設計
- 曲面或拐角設計:利用曲面LED屏或讓顯示屏呈90°折疊等特殊造型,如左側屏幕顯示圖像左視圖,右側屏幕顯示主視圖,使人們能同時看到物體側面和正面,增強3D效果。
觀看角度與位置優化
- 確定最佳觀看區域:通過計算和測試,找到能讓觀眾獲得最佳裸眼3D效果的觀看角度和距離范圍,并設置相應標識引導觀眾。部分裸眼3D顯示屏還具備自動視差跟蹤功能,可檢測觀眾位置和眼睛位置,相應調整顯示內容,確保不同位置都能獲得較好3D效果。